万年长
Wan Nian Chang
重庆市潼南区殡葬一条龙公司
2021年,潼南区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4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76处,全国历史文化名镇1处,市级历史文化名镇1处,国家级传统村落3处,登记不可移动文物606处、可移动文物456件(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称
简介
图片
潼南大佛寺摩崖造像
潼南大佛寺摩崖造像,始建于唐咸通年间(860-873年),初名“定明院”,又名“南禅寺”。后因宋朝在寺内依山凿一大佛,改称“大佛寺”。2006年,潼南大佛寺摩崖造像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1]
杨氏民宅
杨氏民宅位于潼南区双江镇正街北端,始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杨氏民宅采用了抬樑式与穿斗式结合建造手法,其建筑排列规范,布局严谨,规模宏大,雕刻精美。占地面积5400平方米,共有大小房间51间,108扇门,漏窗300余堵。曾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教授赞誉为“民族的瑰宝”,是目前中国西南地区保存最完整、最具规模、最具特色的清代民居建筑。2006年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3]
独柏寺
独柏寺始建于唐咸通三年(862年),经过唐、宋、元等各代的维修改建,目前只保存了正殿和后殿。独柏寺正殿为元代建筑,是西南地区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是重庆市目前保存完好最古老的建筑,也是重庆市目前仅存的一座元代木结构建筑。2000年被列为重庆市级保护单位,2013年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0]
千佛寺摩崖石刻
千佛寺摩崖石刻造像,因崖壁上开凿有很多佛像而得名,共有43龛,各类造像311身,题记31则,开凿年代到可从元明追溯到中唐,以晚唐、北宋时期造像为主。千佛寺摩崖石刻已于2013年3月5日,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入潼南大佛寺摩崖造像)。 [42]
非遗
2021年,潼南区市级非遗项目3类9项10个,区级非遗项目8类32项35个。
风景名胜编辑 播报
潼南区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其中一级景区有大佛寺,双江古镇,东升茶山3处;二级景区有人工运河,太安—琼江,青云湖3处;三级景区有马龙山卧佛,马鞍山,龙多山3处。
接下来,由长子背对墓穴先扔三锨土,并以茶酒祭奠,焚燃黄表,随后,孝子、孝眷依次填土后,送葬的众人一起上前填土成坟。众人填土时,不能铁锨空落于地,有需接替者,必先喊一声“锨落了,锨落了”以提醒在旁的人及时接替,一气呵成,将坟垒起,孝子们在墓前下跪,焚烧纸活、祭品,最后在坟头放一花圈以备“攒三”时用,最后离去。
首七在村头烧纸,以后烧纸处逐渐靠近坟地,共烧七次。尽七时在坟地烧纸,谓之“七期纸”或“尽七纸”,之后一百天(卒泪),孝子们到坟头烧“百日纸”。孝子百日内不准剃头刮脸,也不准赴宴饮酒娱乐。以后,还烧“头周年纸”(小祥)、“二周年纸”(大祥),三周年谓之“谭服” (或称“脱孝”)。除了烧纸,家境好的还要举办家宴,款待亲朋。
来宾吊唁后,东家以“流水席”客人凑够一桌,即开一桌席)待客;若凑不够一桌,即先以“头肴”招待,人齐后再正式开席;有的地方则一人一碗烩菜,随到随吃。席间虽备酒,但不得猜拳行令,以示哀诚。
净宅,灵柩一出门,家中就要进行打扫,先烧掉无用不洁之物,再用药水、烈酒泼洒内外,以“驱邪”灭菌。在停放过亡人的地方放一大袋粮食。同时将孝子头顶过的烧纸盆洗净和上发面,等送葬的人回来,面若发起,说明其后代家道兴旺。另在大门口摆放干净的水盆和火盆,水盆里放一把菜刀,以待送殡回来的人净手,寓意刀割水洗。进门时须从火盆上跨过,以祛邪去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