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长
Wan Nian Chang
重庆市北碚区丧葬一条龙公司
截至2022年底,北碚区共建成公共体育场、馆各1个,乡镇健身广场13个,社区健身点45个,健身步道53条,农体工程108个。
基础设施
截至2022年底,北碚区市政道路长度达776.05公里,道路面积1553.48万平方米。园林绿地面积4187.39公顷,公园绿地面积1736.04公顷,新增公园绿地5.90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为3787.48公顷。
2022年,北碚区商品房施工面积952.9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6.2%;商品房新开工面积119.11万平方米,下降53.5%;商品房竣工面积108.60万平方米,下降24.7%。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169.79万平方米,下降55.9%;商品房销售额165.71亿元,下降58.7%。
社会保障
2022年,北碚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92万人,比上年增长27.1%,登记失业人员就业人数为0.61万人。
2022年北碚区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6.09万人,征收养老金27.76亿元,发放养老金42.57亿元。居民医疗保险参保总人数68.85万人,征收医疗保险费15.61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0.48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8.55万人,征收工伤保险基金11118.28万元,发放工伤保险金11449.57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8.69万人,全年征收失业保险基金9638万元,失业保险基金当年支出额16833万元。
截至2022年底,北碚区共有3136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638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城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人数1327人,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人数1276人。年未提供住宿的机构数29个,提供住宿的机构床位数2737张,收养1415人。 [27]
历史文化编辑 播报
北碚区有11项非遗项目进入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主要有北碚剪纸、北碚叶脉画、北碚民间故事、偏岩耍锣鼓、五谷粮食画、复兴镇农村线描画、静观镇竹麻编扎技艺和偏岩唐门彩扎工艺等。
北碚剪纸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梁素是重庆剪纸传承人。北碚五谷粮食画是重庆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大焱是五谷粮食画第五代传承人。北碚叶脉画是北碚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大焱是北碚叶脉画传承人。静观花木盘扎技艺传承人聂廷学,北碚玻璃器皿成型刻花工艺传承人郑业全、谢文秀被确定为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交通运输编辑 播报
综述
截至2018年底,北碚区公路里程达1447.84公里(含农村公路)。其中,高速公路85.80公里,一级公路51.99公里,二级公路110.56公里。全年公路、水路货物周转量22.97亿吨公里,增长7.9%,客运周转量2.97亿人公里,下降16.1%。公交营运线路网长度达到661.10公里,公共汽车数(双燃料)达1197辆。
航空
北碚区城区距离重庆江北国际机场27公里。可乘坐北碚—机场专线大巴抵达机场。
陆路
兰海高速(G75)、重庆绕城高速、渝广高速穿越全境。重庆绕城高速公路西段起于北碚区,与兰海高速公路交叉形成北碚枢纽互通。国道212、中环快速、悦复大道等城市干道快速联通主城核心区。碚东大桥、北碚嘉陵江大桥、朝阳桥、绕城高速水土大桥、嘉悦大桥、马鞍石大桥、水土嘉陵江大桥、蔡家嘉陵江大桥、礼嘉嘉陵江大桥等9座跨嘉陵江大桥连接区内区外。 [16]
襄渝铁路、遂渝铁路、兰渝铁路横穿南北。襄渝铁路在北碚区龙凤一村设有北碚火车站。
轨道交通
重庆市北碚区轨道交通现状及规划情况
线路名称
棺木色彩讲究大红色,上绘“前蟒后鹤”、“五龙捧寿”、“仙子祝寿”、“二十四孝”等图案,棺内裱糊,且漆丹红。兰州民间曾有蟒蛇为报妇人的养育之恩而在其死后前往墓穴陪葬的传说,从那时起,人们便将仙蟒画在棺材头部,此习惯沿袭至今,表达民间对仙蟒以命报恩的崇拜和纪念。
灵前摆放供桌,供献“倒头”饭(一碗黄米饭,插一双筷)、一副“盘”(即10个枣鼻馒头)、燃灯、香炉、供酒、茶、糕点、果品之类,烧纸盆放置在供桌前,供吊唁者焚纸。
整个丧礼期间,由“大东”(总管)全权安排,子女们不再插手,专心一意当孝子。孝子身着孝服,纽扣不整,麻绳束腰,靸拉鞋子,手持丧棒,不梳洗打扮,低头躬身,只在灵堂前烧香化纸,迎来送往。灵前不能离开人,也不能让猫、狗动物近前。男孝子在屋内,女孝子在屋外台阶上,均坐草铺,一切事务均由请来的大东负责安排。
其间,还要请阴阳先生择定送殡、下葬的日子和时辰,派人前往亲戚朋友家报丧,对死者的“人主”(女性的娘家人、男性的舅家人),必须由孝子登门叩请。同时,请风水先生勘定墓穴,并请人打墓。
吊丧,吊唁时间从丧礼的当天(正日子)早上开始,死者生前的亲朋好友、亲房当家、左邻右舍等闻讯前来吊唁、焚纸,吊唁者的奠仪礼为现钞、祭羊、盘纸、纸幡、挽幛等,现在多为花圈。